今天又是一篇杂谈。作为B站重度用户,暑假时天天泡在B站里,观察到了一些互联网的“乱象”。各个up主也有零零散散的介绍,但是缺乏系统的整理(我没找到orz,想来可能就算有人整理可能过审也很难吧,毕竟动了人家的蛋糕),于是我就来整理一下。那么有人就会说了:啊,你上次不是已经写过一次了嘛?怎么又写一遍呢?上次,是从平台的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背后的推手;而这次,就来具体列举一下这些问题。
低质量内容
所谓“低质量内容”,就是指通过剽窃、盗取、编撰、臆想,只经过粗加工,逻辑性差,信息少的内容。看到这类内容,常见的感受就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各路营销号就是典型的代表,洗稿是它们的惯用手段,所谓“洗稿”就是对别人的原创内容进行篡改、删减,使其好像面目全非,但其实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抄袭的。[1]现在是“AI all on”的时代,“洗稿”早已不局限于改标题、换排版、同义替换,而是直接用AI洗稿,效率之高,一天可以发布5~6个视频。(这也是判别营销号的方法之一)。由于国内的版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国内的内容下手容易被发现并追责,于是就翻墙到外网,对国外视频“大洗特洗”,再发布到国内平台上。由于外国作者只有少数在国内平台上活跃,逃脱制裁的它们就愈发猖狂。所以“近日,某外国小伙……”的开头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以极低的代价换取大量流量往往是它们的目的,并且营销号账号都通常由一个组织/团队管理,再外聘兼职者或是用AI洗稿来生产内容。有时也直接在网络上找三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视频串成一串再编个故事等等,形式多变但换汤不换药。想要体验一下的话,可以看看【掌柜手撕营销号】一系列的视频。
误导性内容
“误导性内容”,即在网络媒体上散播未经证实的,证据不足的或完全错误的信息。常见的有假新闻,伪科学等等。你可能注意到我将“造谣”和“伪科学”放在同级标签下,这只是为了强调“伪科学”的恶劣性质。严格来说,“伪科学是包含在“造谣”之内的。
谣言
“谣言”在词典中的定义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2],是对人、对事、对社会事件的一种不确切信息的传播。谣言有大有小,从个人到社会事件,都可能被造谣。谣言往往呈病毒性传播,速度极快。造谣成本低,“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谣言能够广泛传播得益于其涉及事件的重要性和其表述的模糊性。重要性由社会定义,而模糊性的始作俑者,莫过于来自当事方对事实真相的有意遮蔽甚至是扭曲。[3]由于其事件的重要性,常常会使读者情绪化,进而忽略了对其真实性的考量。
若无法妥善处理谣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例如以前有部分自称专家的人造谣,若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民众对“专家”的不信任,导致“专家”污名化。以至于真正的专家需要发声的时候,反而被质疑其信息的真实性。
断章取义已经成为造谣的最主要手段。而造谣的目的千千万万,人身攻击、流量、认知战的走狗……有人会觉得小题大做,怎么会上升到认知战层面?请看实例:
全国人大代表黄超已连续三年提出关注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相关建议。2023年全国两会,黄超代表提出建议:加强外卖骑手权益保障检察公益诉讼,推进平台算法监管实效化。[4]其中有一个视频,大意就是提高外卖员的基础工资,设置抛物线型单价,先高后低,以此来强迫外卖小哥休息,绕开恶性内卷、逐利的机制。[5]然而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视频中,原先1:41秒的视频被截断到只剩30秒,仅保留了“强迫外卖小哥休息”“降低单价”等内容,例如:【全国人大代表黄超:建议给骑手降低单价!阻止骑手长期劳累!真专家!】故意造谣抹黑人大代表,造成群众对人大代表的不信任,不知其居心何在?
六年前,我国为了应对铺天盖地的谣言,成立了“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6]但是我认为,要进一步压缩谣言的生存空间,不能单单只靠官方辟谣,而是应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造谣成本,将谣言扼杀在摇篮中。比如:
- 进一步深化网络实名制,若有一个账号成为了造谣的中心,则该个人名下的所有账号都应该连带受到处罚。
- 公示造谣者,比如在其主页挂上一个“此用户曾发布虚假不实信息,请仔细甄别”的横幅。
- 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并同时采取疏导措施。对已触犯相关法律的情形严肃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检察院曾明确了网络诽谤入罪的标准,谣言被点击、浏览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500次以上,发布人最高可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明知诽谤仍提供帮助以共同犯罪论处。[7]但似乎效果不好?)
- 完善平台审核机制,不应只局限于“黄赌毒”,而内容方面也应当有适当把控。
伪科学
伪科学(pseudoscience)是已经被实践(包括科学实验)证伪、但仍然当做科学予以宣传推广的理论假说或假设。[8][9]在这里,我将“伪科学”概念扩大,方便后续讨论:伪科学是没有被实践证实、但仍然当作科学予以宣传推广的理论假说或假设。
伪科学的传播者利用了人们对宣称“科学”的内容的盲目崇拜(也即:“迷信科学”,但我倾向于不使用这样的表达),而懒得或不知如何求证、查实的心理,使人认同“伪科学”。
大部分伪科学的传播者都是为了宣传相关假冒伪劣商品或服务(带货),且受众都是中等/低收入人群、低学历人群、高龄老人、绝症患者等。利用他们的无知来骗取钱财,吃人血馒头,好不要脸!这些受众,可能对诈骗的认知还停留在10年以前的“公检法”“彩票中奖”,丝毫不认为这是伪科学。相反,他们十分信任这样的伪科学,如果你告诉他们,你这都是假的,教科书上写的明明白白,你这是!假!的!他们只会告诉你,“你在读死书”、“你在迷信科学”,根本无法纠正。就像20年前的邪教一般,警察查封了邪教徒传教的场所、邪教徒都已被绳之以法后,里面的听众仍然不走,说是这才是真理,我就要听。最后的结果当然是被骗走大量财产,事后如果当事人醒悟(虽然基本不可能),可能会丧失对科学的信任。
举一些例子:(自己看吧,我写着心痛)
【胶原蛋白肽可防癌?别再骗我妈妈的救命钱!】
【离谱!“玄幻”!央视曝光万物皆可赋能新骗术】
争议性内容
我将争议性内容列举出来,不是说有争议的内容完全不能讨论,而是反对某些人故意制造矛盾或夸大其词激化矛盾。
比如故意制造男女对立等。
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10]
网络下聚集的群体,是由分化而类聚的,表现出群体内同质、群际异质的特性。网络信息茧房一旦生成,群体内成员与外部世界交流就会大幅减少,群体成员拥有相近似的观点和看法,群体内同质的特征越显著,群体经过时间的累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特点,群体间异质的特征越明显。这被称为网络群体的极化,也即我们所说的“提纯”。[10]
“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早在19世纪就已经被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发现[10],那这个概念为什么近年来又被提起呢?因为大数据“个性化”的推送机制。详见下面的介绍:
内容推送
在内容推送上,采用大数据的“个性化”推流。当你在浏览信息时,平台会收集多种数据,例如完播率、点赞、收藏等(以视频平台为例),根据这些信息综合判断你对当前信息的好恶,进而刻画出你的用户画像,包含你的年龄、性别、对某社会热点的看法、立场等。在推送内容时,只推送你喜欢的内容。
咋一看,好像方便了用户,省去了用户信息筛选的流程。但这会导致无法或很难获取全面的信息(因为你只会获取到和你观点相同或相似的信息,并且人们本性上就讨厌他人的指责或批判,喜欢被认可,从而不会虚心倾听其他意见),而事物的正解往往是调和的,无法看到对立面,只会导致用户的观点一步步发展到极端。
来具一个具体的例子吧,避免概念太过于抽象:“家长忙于上班,孩子沉迷手机”,可能已经是目前很多家庭的范式了。那么针对这个社会问题,大数据会如何为这三个群体推流呢?
家长群体会刷到的是,“都是手机的错!毁了孩子的青春!我们要禁止网络游戏!避免青少年沉迷!!”
孩子群体会刷到的是,“都是家长的错!没有时间陪孩子,天天像甩手掌柜一样!”
而剩下一部分人(与本事件无关的人,比如大学生)会刷到的是,“都是社会的错,让家长每天疯狂工作,8小时工作制、《劳动法》如同废纸,无法陪伴孩子,孩子只能寻求低级乐趣(看手机)”获得一个较为完整的视角。
你可以看到,不过就是简单的“各吃各的流量”而已,根本没有有效对话,实际解决问题。
个性化评论区
各大平台的评论早已从“热度排序”变成了“综合排序”,引入了大数据推荐。与内容推送相似,你只能看到与你观点相似的评论。(如果平台提供按时间排序的话,通常你还能在那里看到较为全面的评论,就是效率太低了。)
这固然减少了评论区的骂战,但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你几乎无法纠正他人的错误(在这个问题有绝对正确或达成共识的答案的前提下,比如科学)或是进行有效沟通。比如在某些平台上,“光年是时间单位还是路程单位?”几乎成了未解之谜,“醋酸HAc中的Ac是不是一种非金属?”也是千古谜题。
水军
网络水军是指在网络平台上,替雇主发表特定言论的网络写手。又名网络打手、论坛写手、网络枪手、网托、捧人推手、网络舆情管理维护工程师、网络黑社会。[11]
网络水军假装自己是普通网民,在社交平台、新闻媒体中为雇主发布特定内容,以达到影响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舆论和制造网络舆论的目的。他们是主流、高效、省成本的新媒体宣传推广方式。[11]
特定的政治组织甚至情报组织会组织带有政治性质的网络水军,用以实现对特定舆情的制造和引导,五毛、美分、1450都是这类网军在一定时期内的称呼。[11]
通常通过下面几种方式影响正常用户/信息[11]:
- 正面宣传雇主(好评):包装人设、oo吹、软文、品牌、口碑、洗白、正能量内容。
- 负面攻击对手(差评):恶意诋毁、攻击对手、泼脏水、抹黑、挖黑历史、oo黑。
- 制造虚假数据(流量):阅读量/点击量、话题榜/热搜、粉丝量、收视率、票房、销量、评分、投票、炒作、转发、弹幕、点赞、人气。
- 集中举报
总结
综上所述,以上现象的动机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认知战走狗(歪屁股)、资本(带货)、流量。要想网络环境发展的好,必须解决这些痛点,否则就会劣币驱逐良币,变成一滩泥潭。我认为,有关于信息本身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站内审核、加强监管来完成(或许有些理想主义了);而评论区的问题,应当进一步加强网络执法,切断利益链,才能改善这类问题。我很高兴的看到,2024年7月26日,我国相关执法机构开始了新一轮意见征求、尝试以“网证、网号”的方式加强管理。[12]希望借此机会中国的互联网环境能够得以改善!
【整治编发虚假不实新闻信息等五类突出问题!中央网信办出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vxDeGEvb/
50分钟前热乎的|´・ω・)ノ
挺全面的,很多问题确实是肉眼可见得越来越严重,b站因为受众偏年轻盲目相信问题稍微少一点,但戾气和冲动更多,平台真的需要正视这些